
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08-01 11:29:20 点击量:
九游娱乐,九游娱乐官网,九游app,九游下载安卓,九游体育,九游,九游下载,九游体育娱乐,九游体育app,九游体育网页版,九游真人,九游棋牌,九游捕鱼,九游娱乐靠谱吗,九游体育官网,九游官网上周行走君带着大家跟着咱app里自带的线路走过一遍广州东山,这周,带大家过河南,走一趟
说到广州,新建筑会想到花城广场、广州塔,老城区会想到西关、东山,珠江南岸那片河南地倒是很少被人提起。也是,过去广州人就有句老话“有钱有势住东山,有钱没势住西关,没钱没势住河南”,珠江以北(广州人称河北)是富庶之地,而河南这边却是贫困之地,家住河北的广州人会说“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在河南买得起一间房的也不会是穷人。(诶,扯远了。。。)
如果跟着【行走Walks】的走进同福路、南华路和宝岗大道之间那一片盘根错节的小街小巷,你会发现,这片河南地实则是“禾秆盖珍珠”,昔日的豪门大宅、花园别墅比比皆是!
从地铁市二宫站出来,在小港市场内有个藏身于民国华侨红砖楼的私人博物馆“长安西街4号”,有古董,有咖啡,有陶艺/手工坊,不定期有主题展览。如果喜欢旧物老古董,一定会喜欢这里。不过这里一般只在周末开放,参观前需要预约。
芬芳甜品,广州老字号甜品店,从一个铺面发展到如今的三个铺面。蛋煎裹蒸粽、煎饺、冰花马蹄爽、糖不甩、麻蓉汤丸都是招牌。
安乐炖品,炖品种类多而且真材实料。店内还有一口百年老井,隐藏在某桌旁的某块瓷砖底下,井内的水如今仍然可作日常生活之用。
森记小食店是从1946年开始营业至今的老牌小食店,环境不怎么样,但每到饭点总是客满,招牌是拉肠和煲仔饭,实惠又好吃。
红会医院急诊大楼旁边有条横巷——同福西街,两边都是趟栊屋,在拆迁争议中暂时保留了下来,但是一片萧条......
有资料记载同福西街6号是粤东红十字会番禺分会旧址,不过由于地名、门牌号码有变更过,不确定是否是照片拍到的这里哟!
这条巷子走出来便是宝岗大道,附近有李福林公馆,现为海珠区委办公楼。李福林也是个传奇人物,他是绿林出身的军人,早年跟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率民军参加辛亥革命,后为军官,一直盘踞于广州河南一带,被称为“河南皇帝”,1924年9月任广州市长。广州起义后受压辞职去香港居住,从此失去兵权。
海幢寺是广州四大名寺之一(另外三座为光孝寺、华林寺、六榕寺),建于明末清初,原有殿宇十多座,占地广阔,气派雄伟,早在战争前的“一口通商”时代,海幢寺更是清廷特批给外国人游览的景点之一。建国之前寺内大部分建筑物因开路早已被拆毁,文革十年浩劫中又遭到严重破坏,文物多已不存。但寺内仍然古木参天,树影婆娑,步入寺内,心境自然清净下来。
穿过海幢寺,从南华路出,对面是海珠区老年大学,这里是曾经富可敌国的清朝十三行商人潘振承的第五代后人所建的潘氏大院,如今已有过百年历史,现在被刷成鲜黄色的主体建筑属于西方新古典主义的殖民地建筑风格,是河南的第一座“洋楼”。所有室内构件经历百年以后结构依然完整,尤以木地板、彩色玻璃最为精美。
由于作者太年轻,无法进入这所谢绝参观的老年大学,只能在网上找图给你们看了☟
接下来就沿着南华路往西走,右手边有一家成珠食品,是广州最古老的茶楼——成珠楼仅存下来饼店,其出品的成珠小凤饼(也就是鸡仔饼)口感甘、香、脆、酥、化,咸中带甜,驰名省港澳,走过路过可以买包吃一下!
这幢骑楼造型独特,雕有欧陆风花纹装饰、两外墙立面清晰标示“太平南路广祥栈建筑”。太平南路即为如今的人民南路。
看到“潘能敬堂祠道界”,走入栖栅街,便能找到昔日富甲天下的十三行商人潘振堂家族的祠堂的潘能敬堂。
潘氏家财到底有多少?据当年巴黎《法国杂志》的报道:潘家每年消费值3万法郎,一家的财产比起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还要多。而自潘家第三代潘正炜当家之后,财产总数累增至1万万法郎,而其广及华北各地财产尚未计在其中。据了解,这是当时有史料记载的“世界首富”。
昔日的潘家祠堂占地五千平方米,东至风光旖旎的漱珠涌,北接悠悠珠江水,以其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气派,名噪南粤。极尽奢华的庭院中,处处种植着稀有的古树、各种各样的花卉等,园子里还养着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正如广州俗话说“镬底都镶金”。
但,今日的潘家祠堂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现存建筑只是当年三路五进建筑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已被拆除或改建,几乎看不到昔日辉煌的痕迹,里面被分隔成许多房间,住满了72家房客,令人唏嘘。
当年的十三行富商怡和行伍秉鉴兄弟于1803年在漱珠涌东边建起规模相当的伍家花园,将此地以伍家福建家乡地名溪峡命名。据史籍记载,伍家花园环境优美,曲径通幽,其中有社岗、荷塘、三桥、土地祠、宗祠等建筑,规模宏大。后来伍家逐渐衰落,部分园地用来建路开街。如今伍家花园没有了,但溪峡街、溪峡新街上还有很多保存得不错的民国初年的别墅小洋楼、西式骑楼、微型化的竹筒屋。
从这条伍家祠道可以通向当年的“小姐楼”——家中女眷居住的闺楼,是伍家花园如今仅存的一处两进青砖楼。
回到溪峡街,靠近同福路的溪峡街1号,当年是“革命基地”,以前曾经是广州革命党人的一个联络点,黄兴和他的家眷曾在这里住过。如今为一家咖啡馆。
从溪峡街出来便是同福西路,路面拱起,这拱坡便是环珠桥。这座石拱桥与漱珠桥、跃龙桥均由潘振承修建。环珠桥下是曾经风光旖旎、两岸多为富商居住的漱珠涌,在三十多年前上盖变成暗渠,成为“下水道”。
街口的凉茶铺以坚持瓦煲凉茶而闻名,喝凉茶之前,店主会先“断症”,然后再对症配药,有需要的话可以来一杯!
为避开人群,我们的线路选择走龙溪首约西边与之平行的巷子。也就是说,从还珠桥下来以后走右边的巷子
潘家大院由十三行潘氏家族潘正炜于1826年始建,是一座坐北朝南、砖瓦木石结构的古老大屋。原本三路五进深,占地数千平方米,建国后被也被改建,不过破坏程度较潘家祠要轻一些。如今此处仍有潘氏后人居住,不对外开放,所以也只能在网上找图给你们看了☟
沿着这条巷子一直走,可以看到有间“鬼屋”状的老宅,门前有一株茂盛的杜鹃花。
跟着线路回头走,穿过龙溪首约的露天市场后转入龙导通津,这一路都是草根味浓郁的街道里坊。
巷内有“南雪横”,这里曾有一间“南雪斋”,其主人为道光年间广州鉴赏家伍元蕙,号南雪道人,巷子因此得名,而南雪斋现在已经不存在。
跟着线路走,从邓氏宗祠出来便是宝岗大道,圆环附近的龙骧大街有20多幢民国私人别墅,形成一个民国特色历史建筑群。
红绿砖墙、通廊阳台、罗马门柱、石米批荡、天台花园、绿筒瓦、曲尺栏、通廊阳台和铁铸花窗等等是建筑最引人注目的中西结合特点。这里也是广州最早的民国建筑一条街之一,不逊色于东山新河浦的洋楼群。
这里的建筑大多是80多年前的民族实业家和归国华侨出资建造的。可以留意一下龙骧大街6号,这是广州宝洁公司的前身“源昌枧厂”创办人周在秀的公馆。
创办于1920年的“源昌枧厂”是广州最早的肥皂厂,所产的“双刀牌”肥皂在当时的广州城可谓家喻户晓,源昌枧厂后来充了公,易名为“广州肥皂厂”,再后来与美国P&G公司合资,创办了现在的广州宝洁公司。
在兜兜转转的巷子内走了一圈,一次过欣赏到西关大屋、民国洋楼等广州特色建筑,有没有觉得河南地是一块大宝藏呢?
有些方向感不怎么好的朋友可能转两下就迷失方向了,但有我们的神器在手,点一下左下方的方位图标,马上显示你所在的位置与方向,看不懂地图的真路痴都不会迷路!